迴向-塔位,東海七福,大度山,五湖園,寶覺寺,金陵山,大乘
迴向 - 塔位 , 東海七福 , 大度山 , 五湖園 , 寶覺寺 , 金陵山 , 大乘 迴向是什麼意思呢? ( 一 .) 迴向一定發願,發願跟迴向當中是有相同,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為迴向本身就是發願,發願不能說是迴向,為什麼呢?你發願的時候,你這個願還沒有做到,只是發了個願沒做到,那拿什麼迴向?而迴向是你將這個願已經做到了,我們所修集的功德不據為己有,換句話說,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迴向。所以迴向裡面一定有願,願裡面不一定有迴向,願要兌現了才叫迴向,因此發願迴向是連帶而起,道理在此地。迴向文大抵以誦經之功德,轉送給特定對象、事物或理想。 請問要如何做才正確? ( 一 .) 例如 : XXX 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本人累世冤親債主 現居住在 XX 市 XX 區 XX 路 ......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累世冤親債主放下成佛 or XXX 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往生者 XXX 現居住在 XX 市 XX 區 XX 路 ......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生西方淨土離苦得樂 迴向是什麼意思呢? ( 二 .)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 「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 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 而不致散失。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 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往往想將功德 占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 ,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反而更增加世 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 的!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 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