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合法塔位,納骨塔,寶塔,神主牌位,祖先牌位,公墓,撿骨,風水

祭文 - 合法塔位 , 納骨塔 , 寶塔 , 神主牌位 , 祖先牌位 , 公墓 , 撿骨 , 風水 奠文/祭文 「奠文」是指在奠禮,也就是現今我們所稱告別式中,親友們憑弔亡者的追思文章,又稱「哀章」或「弔詞」。「祭文」傳統上應指喪禮後舉行祭典時誦讀的追思文章,或稱「悼詞」。但現代人則將「奠文」及「祭文」混稱,甚至統用。 奠文可分為「家奠文」與「公奠文」。家奠文是家屬在家奠禮中,表述對亡者的追思與感懷的文章,如「奠父文」、「奠母文」、「奠夫文」、「奠妻文」、「奠子文」或「奠女文」等。而公奠文則是親朋好友或機關團體,在公奠禮中悼念與懷念的文章。 奠文的書寫應著重在自我真摯情感的由衷表達,或表達悲痛、或表達感歎、或表達讚誦、或表達遺憾,或抒發內心對亡者的思念及感謝等,感情越真切,表現於文字上更令人動容,奠禮上誦讀也越能表達對亡者的追思之意,更有抒發喪親悲傷的效果。 一、文言版奠 ( 祭 ) 文 傳統「奠(祭)文在寫作上,習慣以「維」字開頭,並佔一整行,「維」是助詞,第二行則書寫誦讀的時間,以及說明與奠(祭)者之身分,及以何種奠品獻祭,接著才是主文。主文完畢後,結尾一般會用「嗚呼哀哉,尚饗」、「哀哉,伏維,尚饗」、「哀哉尚饗」等詞做結語(如下範例)。 祭父文 維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八日,農暦歲次壬辰年六月廿一日吉日良時,○氏子孫備有鮮花素果。立於靈前悼念父親大人○公○○先生之親情。恭讀哀章于靈前曰: 父親大人,生於農暦歲次丁卯年七月一日吉時。父親自幼,遵奉庭訓,侍親至孝,兄友弟恭,廣結善緣。鳴呼,為生活家計,二十又一歲離鄉背井,翻山越嶺,篳路襤褸,默默耕耘,於荒野山林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種植果樹及農業,終其一生辛勤嘉勉,克盡職責。 鳴呼,父親大人,您為我們,一生勞碌,未享清福,為家庭,為子女,無怨無悔。您養育之恩,如江河之水,浩翰之洋,永難報答。您的一生,為人服務,永擺第一。為鄉里盡心盡力,處處為人著想,犧牲奉献,無悔付出。別人的困苦,宛如親臨一般,自己雖無,雄厚財力,皆盡最大心力,協助他人。鳴呼,您「犠牲小我,服務大眾之精神」,為後代子孫,立下典範。 父親大人,您是明燈,指引我們方向,諄諄教誨,言猶在耳。您的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