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土地公」標籤的文章

土地公-台中塔位,神主牌位,寶塔,遷葬,台中牌位

圖片
土地公 - 台中塔位 , 神主牌位 , 寶塔 , 遷葬 , 台中牌位 我們俗稱的土地公就是指福德正神,或稱福神,客家人「伯公」,在郊野及墓地則慣稱為「后土」。在眾多神明中, 土地公的神格 並不高,但其知名度與親和力則是勇冠群神,本省有句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可見土地公信仰之普偏。 土地公的信仰源於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屬於 自然神祇 之一。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因此對土地的重視自然不在話下。事實上,民間對土地公祭拜的意念,也隨著時代背景的變遷而逐漸改變,土地神不僅是農人祭拜的神,由於祂能使農人致富,而轉化為「財神」,目前的礦業、漁業、商業以及金融、建築業者,也都祭祀土地神,期望能從土地神的財富中,分享利潤。土地神的信仰意識,由司掌土地之神,而兼職財神,成為現代社會各階層人士普偏奉拜的神明。               土地公由來 傳說一 土地公為周朝官吏,名叫張福德,為人公正,體恤百姓生活困苦 ,做了許多善舉,但他死後,接任的官吏,上下交征,無所不欲 ,人民苦不堪言。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之好,念念不忘, 終於建廟 祭祀,取其名而尊稱為「福德正神」。 傳說二 在周朝當代上大夫家中有位叫張福德的家僕。他的主人赴遠地上 官就任,家中只留有愛女,其幼女思念心切,想去尋找父親,張 福德就陪著她千里尋父,途中遇到風雪,女孩受凍將死,張福德 脫其衣保護她,她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張福德自己卻凍死。臨 終時,空中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原來是忠僕的封 號。上大夫感念他的忠誠,建廟祭祀,周武王贈號「后土」,後 世稱為土地公。 傳說三 古時候有一老翁,在路上撿到鶩卵一個,帶回家讓母雞孵,結果 孵出一條蛇,老翁把牠養在家中,不料有一天老翁外出時,這條 蛇闖進鄰家捕食鄰人的雞鴨,老翁知道以後,就將蛇放逐在山中 。但在此之後,蛇經常加害人畜,皇帝頒佈命令除掉這個禍害, 但沒人敢冒險嘗試。這時候,老翁勇敢的將蛇刺死。老翁要求皇 上賜他為公,此後就司掌土地,而稱為土地公。 傳說四 古代有一老翁,專精於農事、熱心公益,溫厚篤實,指導人們灌 溉耕作,廣教人民殖產,使人們土地種植中獲得收益...

土地公-合法塔位,寶塔,神主牌位,祖先牌位,公墓,撿金 ,風水墓地

圖片
土地公 - 合法塔位 , 寶塔 , 神主牌位 , 祖先牌位 , 公墓 , 撿金  , 風水墓地 土地公的正稱是「福德正神」,一般人稱他為「土地公」。 傳說在帝堯時代,有一位專門教導人們耕種方法的農官,後代的人為了感謝他的恩德,就把他奉為土地神。 另外又有一種傳說,說他是一位張姓的收稅官,他非常愛護百姓,時常為人們的事情而忙碌,當他死後,人們就為他和張夫人立祠,他們就成為當地的土地公、土地婆了。 土地公很仁慈,而土地婆卻很自私,三番兩次的勸止土地公幫助人們,所以人們就不在祭拜土地婆,而只祭拜土地公了。 土地公是每個地方的守護神,所以各地的土地公都有不同的傳說故事。現在舉其中的一個傳說讓大家知道: 從前有一個收稅官,名叫張福德。他非常愛護百姓,如果百姓一時繳不出稅,他會寬緩些日子;要是真的沒有能力繳稅,他就自己拿錢貼補;百姓遇到困難,他也會盡力去幫助他們。每天就看著他流著汗在田埂間、市街上奔來跑去,為人們的事情而忙碌。 他死後,新任的稅官很壞,他不但催逼百姓納稅,更時常虐待他們。沒多久,大家就非常受不了,感到痛苦萬分。百姓懷念張福德的好處,於是在田野中風景最好的地方為他和張夫人立祠,尊稱他為 [ 福德正神 ] ,他們就成為當地的土地公、土地婆了。百姓們常去燒香祭拜,向土地公祈求庇佑。 土地公很仁慈,笑容滿面,平常樂善好施;而土地婆卻很自私,整天都板著面孔。土地公看見世界上許多窮苦的人,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便設法使他們致富,使他們能過舒適的生活 ─ 當土地婆知道這件事後,卻加以勸阻,以後土地公就不再幫助別人致富了。後來土地公看到有人死了,他的家人哭哭啼啼的,實在悲傷,又動了惻隱之心,想設法使死人復活過來,好讓喪家轉悲為喜 ─ 土地婆知道後,又加以勸阻,土地公於是又打消了這個念頭。由於土地婆三番兩次的勸止土地公幫助人們,所以人們就不再祭祀土地婆,而只祭祀土地公了。 土地公的正稱是 [ 福德正神 ] ,民間稱他為 [ 土地公 ] 、 [ 土地公伯仔 ] 。 土地公相當於村長,是社神,負責考察聚落內人民的言行、善惡。 臺灣的土地公神像,大都是頭戴員外巾,身穿員外帔,長著長長的鬍鬚,圓圓紅潤的臉,右手拿著金元寶,左手內掩 ( 護著元寶,免得錢財外流 ) ,坐在椅上,露出慈祥的微笑,看起來非常和藹可親;也有右手拿玉如意,左手拿...

土地公-東海七福,大度山,五湖園,寶覺寺,中台,復活堂,大乘

圖片
土地公 - 東海七福 , 大度山 , 五湖園 , 寶覺寺 , 中台 , 復活堂 , 大乘 土地公 ( 福德正神 ) 介紹 : 福德正神 - 民間俗稱土地公,也有稱爲福德爺、伯公、大伯爺、後土或簡稱土地。         關於福德正神的傳說有很多,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從小就是個天資聰穎又極爲孝順的小孩;三十六歲時,當上朝廷的總稅官,爲官廉正;到了周穆王三年才過世,享年一零二歲。神奇的是,他死後三天後,容貌都沒有改變;有一貧窮人家用四塊大石圍成石屋奉祀它,過了不久,居然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打造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拜它。另傳土地公爲周朝士大夫的家仆,爲避免讓小姐受凍,乃脫衣給小姐穿,自己只穿單薄的衣物,卻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凍死。就在此時,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的景象,士大夫感謝他的恩德,於是建廟奉祀。周武王時,贈封後土,後世尊爲土地公。 福德正神一般稱爲土地公,土地公的造型幾乎都是白須、白髮,笑容可掬,地方員外打扮,一手拿元寶,一手執如意或柺杖,充分表現出慈祥溫和的長者風範。         按自古土地之神爲社神。社神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神,自君王以至平民百姓,都得對它立社祈求,以祈社稷、天下之福。因大地孕育萬物,所以「土」之功德浩大,封土立社,祀五方之土神,以爲祈福。祭祀土神分爲春、秋兩祭,春祭爲二月初二(頭牙),秋祭爲八月十五日(中秋)。 「有土斯有財」這句話,說明了現今和古代的土地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價值觀。而在民間對「土地神」的祭祀也就成了一種相當廣泛且普遍的信仰;從「田頭田尾土地公」、「莊頭莊尾土地公」         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是上古即有的「社神」。公羊傳註:「社神者,土地之主也」,通俗篇說:「今凡社神,俱呼土地」。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之神為上公。」社氏註:「用幣於社,謂請教於上公。」禮記說:「仲春之月,擇元曰命民社。」稱為社曰,歷代均定有公定日期,白虎通說:「古者天子下至庶民,皆得封士立社,以祈福報功,其所祀之神曰社,其祀神之所亦曰社。」,及「人非士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