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台中塔位,神主牌位,寶塔,遷葬,台中牌位

土地公 - 台中塔位 , 神主牌位 , 寶塔 , 遷葬 , 台中牌位 我們俗稱的土地公就是指福德正神,或稱福神,客家人「伯公」,在郊野及墓地則慣稱為「后土」。在眾多神明中, 土地公的神格 並不高,但其知名度與親和力則是勇冠群神,本省有句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可見土地公信仰之普偏。 土地公的信仰源於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屬於 自然神祇 之一。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因此對土地的重視自然不在話下。事實上,民間對土地公祭拜的意念,也隨著時代背景的變遷而逐漸改變,土地神不僅是農人祭拜的神,由於祂能使農人致富,而轉化為「財神」,目前的礦業、漁業、商業以及金融、建築業者,也都祭祀土地神,期望能從土地神的財富中,分享利潤。土地神的信仰意識,由司掌土地之神,而兼職財神,成為現代社會各階層人士普偏奉拜的神明。 土地公由來 傳說一 土地公為周朝官吏,名叫張福德,為人公正,體恤百姓生活困苦 ,做了許多善舉,但他死後,接任的官吏,上下交征,無所不欲 ,人民苦不堪言。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之好,念念不忘, 終於建廟 祭祀,取其名而尊稱為「福德正神」。 傳說二 在周朝當代上大夫家中有位叫張福德的家僕。他的主人赴遠地上 官就任,家中只留有愛女,其幼女思念心切,想去尋找父親,張 福德就陪著她千里尋父,途中遇到風雪,女孩受凍將死,張福德 脫其衣保護她,她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張福德自己卻凍死。臨 終時,空中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原來是忠僕的封 號。上大夫感念他的忠誠,建廟祭祀,周武王贈號「后土」,後 世稱為土地公。 傳說三 古時候有一老翁,在路上撿到鶩卵一個,帶回家讓母雞孵,結果 孵出一條蛇,老翁把牠養在家中,不料有一天老翁外出時,這條 蛇闖進鄰家捕食鄰人的雞鴨,老翁知道以後,就將蛇放逐在山中 。但在此之後,蛇經常加害人畜,皇帝頒佈命令除掉這個禍害, 但沒人敢冒險嘗試。這時候,老翁勇敢的將蛇刺死。老翁要求皇 上賜他為公,此後就司掌土地,而稱為土地公。 傳說四 古代有一老翁,專精於農事、熱心公益,溫厚篤實,指導人們灌 溉耕作,廣教人民殖產,使人們土地種植中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