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拜拜-中部寶塔,神主牌位,祖先牌位,公墓,撿金 ,風水,塔位買賣
普渡拜拜 - 中部寶塔 , 神主牌位 , 祖先牌位 , 公墓 , 撿金 , 風水 , 塔位買賣 地官大帝 ( 三界公)【記者陳若齡/專題報導】 道教信仰中,農曆 7 月 15 日是地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的誕辰,民間認為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與玉皇大帝同屬尊貴的天神,因此祭拜時供品要特別豐富。 時辰:祭拜神明時間多採陽時,因此從凌晨子時便有人開始祭拜,或在上午時祭拜。 擺設:供桌應在前門或中庭向天處,為表示神祇尊卑不同,拜三界公如同拜天公要設置頂桌和下桌,頂桌要以壽金墊高,放在頂桌的供品要獻給三界公,比較豐盛,但都必須是素齋;下桌則給隨從神明,準備五牲、水果即可。 供品:三界公紙、香爐、燭台一對、鮮花、 3 只茶杯、麵線、 6 齋(如金針、木耳、紅棗、香菇等有金木水火土具備之意)或 12 道菜碗、水果。 紙錢: 天金、盆金、太極金、壽金、刈金,祭拜後要由大燒到小。 中元普渡》拜地基主 【記者陳若齡/專題報導】 地基主也就是地基之主,可護衛住家平安,一般來說,除入住新居,過年、端午、中秋三大節時一定會祭拜,其他則視各地、各家習俗,因有人視之為陰神,所以祭拜盡量求簡單快速。時辰:只在初一和十五拜,時間都在傍晚,約下午 5 時左右。 擺設:供桌大多放在廚房或後門的門口處,在較低的小桌案擺放供品。 供品:五味碗(這裡以簡單日常飯菜為主,家裡有什麼就拜什麼)、水果、茶或酒三杯,也可將拜完神明的供品拿來拜,但要烹煮過。 紙錢:刈金、小銀,需由大燒到小。 程序:矮桌上放好供品及筷子,燒三炷香請地基主享用飯菜並保佑平安,待香燒一陣後,再燒紙錢。 中元普渡》拜祖先 【記者陳若齡/專題報導】 時辰:初一、十五,但要先讓祖先吃過,子孫才能開始吃,所以一般都是在吃午飯以前就要拜好。 擺設:在家中正廳設置供桌,如同時有祭拜神明,設置時神明應位在正廳右邊,祖先在左邊。不少人還會把神明用的金爐和祖先用的分開,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供品:三牲、四果,或日常煮熟的菜飯,通常拜完神明的牲禮可用來重複祭拜祖先。 紙錢:大銀、刈金,也有人加燒金銀財寶等。 程序:按家中慣常祭拜方式即可。 中元普渡》拜好兄弟 【記者陳若齡/專題報導】 從農曆 7 月 1 日開始到 7 月 30 日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