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公墓設家族式納骨塔-祖先牌位、公墓、祖墳撿骨、風水墓地、塔位」標籤的文章

公墓設家族式納骨塔-祖先牌位、公墓、祖墳撿骨、風水墓地、塔位

圖片
公墓設家族式納骨塔-祖先牌位、公墓、祖墳撿骨、風水墓地、塔位 自由時報 – 2011年12月12日 上午4:31. 記者蔡宗勳/專題報導 早年國人對身後火化往往心存排斥,甚至往生前,一再交代家人務必採用土葬,即使撿拾先人骨骸後,還是選擇另造新墳重新埋葬,但土葬過程,從請地理師尋找最佳風水、找人扛棺木、請土水師築墓,都是不小的工程,也曠日廢時,在人丁日漸單薄的當下,已顯得不合時宜,因而身後火化成為主流,目前比例已占一半以上,而且不斷攀升。 雖然多數鄉鎮市都設有公營納骨塔,山明水秀之處也有民間興建的豪華納骨塔,方便大家就近使用,收費選擇也多,不至於出現火化後骨灰無處去的窘況,但隨著少子化,而且「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世俗觀念,也在生男生女一樣好的潮流下,逐漸淡薄,「倒房」情況日益普遍,出現存放納骨塔骨灰恐無後人祭拜的現象。 方便子孫統一祭拜 這個問題對強調慎終追遠的國人而言,顯得相當重要,興建家族式納骨塔觀念也應運而生,因為一個家族要全部無後機率相對較低,也就是起碼清明節時有子孫可以祭拜,應不至於成為「閒置空間」。 嘉義縣沿海地區一位捨合法納骨塔、選擇自蓋公墓家族式納骨塔的蘇姓民眾則指出,他們家族目前還有十幾個男丁,但其中有好幾個沒有兒子,去世後,香火無人傳遞,不過有了家族式納骨塔,只要蘇家還有一脈相傳,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這也是他們家族會議後,寧願冒著挨罰的風險,仍集資上百萬元在公墓興建家族式納骨塔的原因。 現行法令尚有爭議 但就在興建家族式納骨塔漸漸成為主流之際,相關法令卻未能跟著及時修改,出現鄉親撿拾先人骨骸,希望在家鄉公墓建家族式納骨塔,存放所有先人骨骸,方便子子孫孫祭拜,卻因違反殯葬管理條例,不僅面臨三十萬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的威脅,甚至要求限期恢復原貌,讓不少有意在公墓興建家族式納骨塔的民眾卻步,即使鋌而走險興建,也是膽戰心驚,憂心那一天被開罰、要求恢復原狀。 也因此雖然主管機關了解現行法令已不合時宜,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確實執行,但對民眾而言,總是揮之不去的陰霾。嘉義縣就有個真實案例,有座位於地層下陷區公墓的家族式納骨塔,因為監察院根據衛星空照圖要前來勘查,被迫連夜搬離,凸顯問題的嚴重性,值得政府重視、修法,從善如流。 我們提供中部寶塔/納骨塔/靈骨塔/塔位/神主牌位/個人靈位/祖先牌位、花園公墓、祖墳撿骨(撿金)、風水墓地鑑定、塔位買賣託售等諮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