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祖師-合法塔位,寶塔,神主牌位,祖先牌位,公墓,撿骨 ,風水墓地

三清祖師 - 合法塔位 , 寶塔 , 神主牌位 , 祖先牌位 , 公墓 , 撿骨 , 風水墓地 三清祖師 (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 1. 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南朝梁沈約《桐柏山金庭館碑》: “ 此蓋棲靈五嶽,未駕夫三清者也。 ” 唐唐呂岩 《七言》詩之四八: “ 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玉帝鄉。 ” 2. 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 ,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的合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 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挂三清,衆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 三清祖師介紹 三清,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三清祖師起源與形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曆史過程。漢順帝時 (126—144 年 ) ,張道陵鶴鳴山 ( 今四川大邑縣境內 ) 創立五鬥米道,尊 “ 太上老君 ” 爲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 “ 太上老君 ” 爲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 “ 道德天尊 ” 的名稱,以今所見 A“ 三清 ” 的名稱最早始見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分爲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 ( 爲萬道之主 ) 。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 ( 壬辰下教太平主 ) 。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 ( 爲太清道主,下臨萬民 ) 。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爲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 “ 三清 ” 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爲 “ 金閥帝君 ” ,太上老君卻居于第四中位。以後 “ 三清 ” 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爲定說。《道藏 • 太平部 • 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聖迹》雲: “ 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 ( 靈寶天尊 ) 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極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 ” 于是 “ 三清 ” 遂成爲道教的最高神。 三清祖師 -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 “ 玉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