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殯葬彌撒」標籤的文章

殯葬彌撒-中部塔位,納骨塔,靈骨塔,寶塔,公墓,撿骨 ,墓地

圖片
殯葬彌撒 - 中部塔位 , 納骨塔 , 靈骨塔 , 寶塔 , 公墓 , 撿骨  , 墓地 感恩禮   殯葬彌撒是整個基督徒團體殯葬禮慶祝的核心。其基調就是逾越奧蹟,而這逾越奧蹟正是與我們主基督的復活,以及我們所接受聖洗聖事細針密縫,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而亡者和我們生者就是藉著這逾越聖事,分享了耶穌的復活(參:羅六 3-11 )。我們相信耶穌,也相信祂克勝死亡,已經獲得了最後的勝利;這信德將幫助我們,即便我們懷著失去至親好友的悲痛和眼淚,但仍然可以以信賴和愛去尋求天主的慈悲。在殯葬彌撒中,我們預嚐了天國的宴會,並在聖體(共融)聖事中,所有的信友,不論生者死者結合成一個基督的奧體,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將來在天主內團聚及共享天國宴會的保證。   《殯葬禮儀》中的「殯葬彌撒」有一個很清楚的意圖,那就是在這憂傷的時刻,支持及安慰那些失去至親好友的人,並使基督的奧蹟成為他們盼望的泉源。所以進堂遊行所伴隨的聖歌應該要能夠反映出「對永生和復活的深刻信仰及信賴」,同時也為亡者代禱。這精神也應該運用在領主遊行的時候。李振邦神父為殯葬彌撒所譜的「進堂曲」和「領主曲」,可以說盡得精髓。其實不只是以上兩首,其餘的也都非常切合主旨。   禱文的部分(包括集禱經、獻禮經和領聖體後經),台灣主教團所出版的《殯葬禮儀》只有兩式,一式是復活期外,一式是復活期;由於適應範圍有限,因此實在無法切合亡者的身份及生平。這部份的禱文可以參考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所出版的《天主教殯葬禮儀》中的「任選禱文範例」(頁 109-115 )。其禱文按不同的對象而編寫:為司鐸、為執事、為修會會士、為牧民工作者、為青少年、為父母親、為長者、為久病逝世者、為慕道者、為未奉教親友、為意外喪生者、為猝然結束生命者。主禮可按對亡者的認識,採用適合的禱文。   讀經部分,應該由親屬和主禮神父在一起準備禮儀時,按照亡者及亡者家庭的生命經驗選出讀經及福音。可惜我們的《殯葬禮儀》只提供兩式,且限定一式是為復活期,一式是為復活期外。事實上,按照《羅馬殯葬禮典》標準本,讀經是可以有許多選擇的,除了羅六 3-9 和瑪五 1-12 ,以及弟後二 8-13 和若六 37-40 之外,還可以選擇羅八 31-35,37-39 和若十一 17-27 ,以及依廿五 6-9 和若十四 1-6 等。   讀經員可以邀請亡者的親友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