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壓墓紙」標籤的文章

壓墓紙-合法塔位,寶塔,祖先牌位,花園公墓,墓園撿骨 ,風水墓地

圖片
壓墓紙 - 合法塔位 , 寶塔 , 祖先牌位 , 花園公墓 , 墓園撿骨  , 風水墓地 台灣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 「掛紙」又稱為「壓墓紙」,先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不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 而「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 一般民俗相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 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 3 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 「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現今祭拜已少用牲禮(三牲或五牲), 多以鮮花素果替代,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 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 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 不要熄火,小心的放在燈罩內,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如今的掃墓方式較為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或燒紙錢,禮節簡單隆重。 掛紙又稱跪紙,於客家話即為掃墓拜祭之意;是離開祖墳前,幫祖墳修繕的象徵,亦表示這座墳墓有人祭掃。 我們提供中部合法塔位 , 納骨塔 , 靈骨塔 , 寶塔 , 神主牌位 , 個人靈位 , 祖先牌位 , 花園公墓 , 墓園撿骨 ( 撿金 )  , 風水墓地鑑定 , 塔位買賣託售等諮詢服務 , 本公司秉持專業與誠信,全心協助家屬圓滿先人長眠居所之事宜 . 塔位 : 東海七福金寶塔 , 寶山寶塔 , 大度山寶塔 , 五湖園追思寶塔 , 寶覺寺 , 中台福座 , 東海藝術花園塔位 , 復活堂 , 大乘金寶塔 , 七星山地藏殿寶塔 , 金陵山 , 極樂淨土 ... 等等 . 墓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