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俄羅斯葬禮習俗-祖先牌位、花園公墓、祖墳撿金、風水墓地、塔位」標籤的文章

俄羅斯葬禮習俗-祖先牌位、花園公墓、祖墳撿金、風水墓地、塔位

圖片
俄羅斯葬禮習俗-祖先牌位、花園公墓、祖墳撿金、風水墓地、塔位 (一)傳統的喪葬習俗 在古代,俄羅斯大多數部落流行火葬,骨灰收集在一個小陶罐中,埋在山崗或鄉村墓地。基督教傳人後,火葬改為土葬。第一個舉行土葬儀式的是奧列加大公安葬其夫伊戈爾大公。據史書記載,女大公走到丈夫的棺材旁,哀哭後,命令掘土建墳,並同時舉行追悼酒宴。 東正教認為,人死後的陰間世界分為天堂和地獄,天堂是極樂世界,地獄是懲治惡人的地方。然而,人死後通往天堂和地獄的路並不簡單。一個人是去天堂還是地獄,在死後40天后由其靈魂決定。所以,在葬禮後的40天內,其親屬要不斷地為死者禱告,以祈求死者得以升入天堂。 人死後,人們將屍體放在平鋪的亞麻布上,給其洗澡和梳妝,然後將亞麻遮蓋全身,放人靈柩。入殮後,在靈柩右側鑿一個小洞,讓死者在最後時刻能“耳聞目睹”外面的情況。若將靈柩放在屋內幾天,室內則忌掛鏡子,或用黑布將鏡子遮上。另外,還要用戈比放在死者的眼睛上,為的是不讓他看到誰並將其帶走。 作為隨葬物,除了食品還有其他物品,若是未嫁的姑娘,則送她花環;若是年輕男子則放其胸前一束鮮花;年長者則送生前準備好的壽衣。 人們接到葬禮的邀請,必須前往。凡來弔唁的人無需向任何人問候,臨行時也不告別。在死者家中不准開玩笑,也不能高談闊論。 人死後第三天下葬。抬靈柩時,必須先將腳送出屋子,或走房屋的後門或窗戶。臨出門時,家人需端飯萊繞靈柩一圈,然後必須掃地、潑水,以除晦氣。 在出殯前,親屬、親友不宜親手燒飯,人們認為,這樣煮出的飯會變苦。下葬那天,按風俗要殺豬宰牛、烤麵包和做餡餅。送殯途中,死者長子或生前最親近的人喝點兒啤酒,然後灑在地上為死者祈禱。參加葬禮的人在唱聖歌後用餐前,將麵包、肉及三杯酒倒在地上。 送葬隊伍要用麻布鋪路,民間稱麻布路為橋。據說,這樣死者亡靈就可沿“橋”升天。將靈柩停放於墓穴後,人們齊唱挽歌,然後將土撒在柩上。 葬禮歸來,死者家屬要設宴招待來客。宴席上有蜜粥、薄餅、大米布丁、魚子醬、伏特加。此時,還要為死者安放靈位。靈位放有照片,並供奉食品、伏特加酒,供奉歷時40天。40天后才能撤掉靈牌和供品,然後為死者立碑樹傳。 服喪的規矩因人而異。按俄國傳統習慣,寡婦的服喪期最長,一般不少於一年,前六個月她要戴長面紗、黑帽子和黑手套,穿黑衣、黑鞋,打黑色雨傘,不能佩戴任何飾品。一年之內再婚被認為是最不體面的事。 鰥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