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佛化喪儀」標籤的文章

佛化喪儀-中部塔位,納骨塔,靈骨塔,寶塔,神主牌位,祖先牌位

圖片
佛化喪儀 - 中部塔位 , 納骨塔 , 靈骨塔 , 寶塔 , 神主牌位 , 祖先牌位 佛化的喪儀應該隆重、簡樸,除司禮者外,主 體應該是主持此項儀式的法師或居士帶領大家為 往生者誦經。參與的大眾均應人手一冊佛經跟著 持誦。持誦的內容,最好是簡短的經文及偈頌, 如《心經》、〈往生咒〉、讚佛偈、佛號、迴向 偈等;然後由主持者介紹往生者的生平,及其為 善、利人、學佛的功德,並做簡短的開示,一則 度化往生者超生佛國淨土,同時也安慰、啟發往 生者的家屬親友,聞法修行。因此佛化喪儀,既 是幫助往生者走上成佛之道的起點或過程,也是 生者修學佛法、弘法利生的大好機會。 基於節約及方便原則,家祭和公祭前後時間不 需超過一小時,最多一個半小時。至於用中西樂 隊或儀仗花車等場面,都是虛榮鋪張,此舉對非 佛教徒雖有慰靈作用,但對佛教徒則反而會擾亂 往生者一心求生佛國淨土。 對於佛教徒,遺體的處理,一般大眾多採土葬 和火葬,不過以目前的社會型態而言,火葬是比 較理想的方式,一則清潔、簡單,二則將火化後 之骨灰寄存寺院塔中,讓亡者親近三寶、聽聞佛 法,實為一舉數得。 總之,佛教的葬儀是以簡樸、莊嚴、隆重為 原則。   三、基本處理流程 (一)臨終處理 1. 送醫急救無效者,如果醫院設有助念室,同 意家屬助念,可視病者或家屬意願,留院或返 家。如果醫院不允許助念行為,可視情況將病者 在彌留之際(即使已往生也無礙),將病者送回 家中安頓。 2. 往生者斷氣後,家屬不可拉扯啼哭,也不必 急著催找葬儀社;可聯絡發心蓮友助念,全心 念佛。 3. 可為往生者蓋上「往生被」,遺體頭朝內、 腳朝外,恭請西方三聖像置放在屋內清淨之處, 幫助大眾提起正念。 4. 經過八至十二小時後,才替往生者淨身、更 衣及移至大廳(或送殯儀館存放)。 5. 遺體四周用線牽圍,再掛上黃布幃幔。在幃 幔前,設置靈桌,可以用四方桌鋪蓋黃布,桌上 一對鮮花、供果、蓮花燈或一對蠟燭、一個香爐、一杯供水,再加上往生者的蓮位即可。不需 要拜「腳尾飯」、燒「腳尾錢」。 (二)入殮 1 . 入殮時家屬必須至誠念佛,不要啼哭或 談笑。 2. 往生者所穿衣服,依惜福觀念,以整潔、大 方為原則,舊衣洗淨亦可,不必依俗穿著五、七 層服裝,以免浪費又損福。 3. 不必為往生土葬者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