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海葬」標籤的文章

銀髮產業-樹葬,環保葬,植葬,花葬,灑葬,海葬,火葬,土葬

圖片
銀髮產業 - 樹葬 , 環保葬 , 植葬 , 花葬 , 灑葬 , 海葬 , 火葬 , 土葬 銀髮產業商機無限 根據預估, 2025 年銀髮產業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 37.38 兆美元,台灣銀髮族產業商機亦將達 1 千億美元,顯見銀髮產業已經是不容忽視的一塊商機大餅,積極推動銀髮族產業發展刻不容緩。 銀髮族相關產業極為廣泛,相關領域大致包括:(一)日常生活協助:包括整合生活照護體系、照顧服務、無障礙設施交通運輸工具、健康養生等。(二)醫療:包括老人醫療、出院病人短期療養、預防保健醫療設備及器材、藥品等。(三)休閒娛樂:包括休閒旅遊及文康活動等。(四)經濟安全:包括金融理財及保險信託等。 休閒旅遊 . 醫療保健 . 養生住宅 . 學習才藝 . 上網購物 . 懷舊商品 … 等需求增 銀髮產業的商機範圍很廣,包括醫療保健、金融理財和保險、養生住宅、學習才藝、休閒旅遊、科技智慧之上網購物或上網遊戲、生活消費、懷舊商品、運動健身 … 等等都是。 其中保健食品市場和養生住宅商機最大,逼近三、四百億元,而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到八、九十歲,保險業估計未來退休商品,包括年金保險、醫療看護險都將蓬勃發展。 另外,未來人類壽命愈來愈長,漫長的退休生活,對老年族群而言,學習和休閒旅遊變成一種樂趣;因應社會趨勢,老人上網購物或遊戲也潛在商機。 創新 ‧ 感動 ‧ 便利為市場服務趨勢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長者生理狀況和生活型態產生很大的變化,預期也將衍生出不同型態的健康照護、休閒娛樂、自我成長、生活安全與生活支援等構面的需求。經建會推估二 ○ 二五年銀髮產業將達一千零八十九億美元,銀髮養生照護產業商機潛力大。 分析銀髮養生照護產業需求,應朝三個方面發展,以符市場需求。一是因應高齡者需求,提供客製化且可彈性調整的差異化服務;二是透過增加信任感與切合需求度來提高消費意願;三是居家服務人員的專業與應對訓練應予加強。 為強化養生照護產業網絡發展,經濟部工業局與各單位成立「養生照護聯盟」,涵蓋餐飲、醫藥、生技、保全、休閒、居家照顧、資通訊、流通、醫療器材,期待國內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參與養生照護服務創新營運模式。 本單元從銀髮族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討論其照護實務及產業發展需求及方向,期能對老人養生照護提供全面且具體的呈現。 老人 餐...

銀髮保健養生-樹葬,環保葬,植葬,花葬,灑葬,海葬,火葬,土葬

圖片
銀髮保健養生 - 樹葬 , 環保葬 , 植葬 , 花葬 , 灑葬 , 海葬 , 火葬 , 土葬 老人醫療服務模式應及早因應 根據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65 歲以上老人,近 3 成認為自己健康與身心狀況不好,近 6 成 5 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而根據針對老人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老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會隨著健康衰弱而降低,若能提供老人較好的健康醫療照顧,將有助於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 台灣許多老人,每出現一個症狀,就看一科,日服 10 多顆藥物。還有不少老人,因多種疾病纏身,每幾天即拖著孱弱的身軀,遊走在各大醫院或不同診所看診,不但浪費醫療資源,因看診而吃下許多可能重複且造成身體負擔的藥物,這是許多老人家在健康照護上常會面臨到的窘境。 提供「多重疾病」「單一窗口」「提升生活功能」的醫療照護 有鑑於此,各醫院應及早規劃並建構高齡者專屬醫療照護體系,提供「多重疾病」、「單一窗口」、「提升生活功能」的老人專門醫療部門,診治醫療對象為「一位老人」,改善醫療不統整,藥物也不統整的現象,提供老人們整體、全面、功能性的醫療照護。 除了急性醫療外,未來老人照護還應加強提升日常生活功能的醫療保健服務與心智健康。老人整合門診,除了身體上的醫療,心理方面還應加強包括功能性障礙及器官性障礙,如憂鬱、老年失智或阿茲海默症等的照護,才能真正給老人生活行動上更深度的關照和協助。 醫療照護倫理問題應被重視 台灣在醫療、養護機構提供我們方便的就醫環境和照護服務下,醫院裡頭還是存在著許多和經營、利益、立場和人力提供等問題,而養護機構在照顧老人時,同樣也會面對很多照護上的倫理道德問題。 醫院裡的醫療倫理問題包括:為何會有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醫生與病人間的「特殊」關係應被重視;醫護人員的醫療倫理教育問題;醫護人員的醫療資源和診治困境;當醫療利益與醫療服務衝突時;醫院服務的被需求性逐漸接受挑戰;醫院成為臨終的場域;醫院除了救生還要正視死亡議題 …… 等等。 要以老人的最大利益為主 保障其生活權益 舉例來說,住在安養院中患有癡呆症的老人,其應如何保有自主權利?若其能力真的衰退到無法自主,誰又能代其作出決定?另有某些精神疾病患者,當其會做出對自己傷害或危及性命之行為時,養護機構應如何面對和處理? 不管是醫院裡面的倫理課題,或是養護照顧機構內的道德意...

老人福利-樹葬,環保葬,植葬,花葬,灑葬,海葬,火葬,土葬

圖片
老人福利 - 樹葬 , 環保葬 , 植葬 , 花葬 , 灑葬 , 海葬 , 火葬 , 土葬 老人需求與福利應被看見 高齡化社會老人面臨的需求,通常包含許多面向,且各項需求彼此相互影響。 政府在政策及福利措施的規劃上,應做全面性的評估和思考。 目前有關老人的福利和生活照顧,除了老人年金、勞保、健保、弱勢補助 … 等,其餘生活上的福利和保障並不多,在工作人口越來越降低和減少情況下,政府如何能提供老人真正的生活和經濟保障,的確面臨相當嚴苛的挑戰。 應確實有效提升老人的生活尊嚴和品質 老人的需求和福利包含五個面向:健康醫療、經濟支持、心理調適與支持、生活照護需求及文康休閒。其中老人照護型式可分為非正式體系與正式體系,非正式體系指配偶、子女、兄弟姊妹、朋友、鄰居;正式體系有居家照顧服務、日間照顧服務、長期照護機構、養護機構及安養機構 除此外,家庭支援和照護也很重要。家人應重視老人心理,老人容易失去自己的價值感,在家庭中,他們需要被尊重、被關心,需要有人陪伴和傾聽,也需要感情的表達和關愛,這些都是社會及所有為人子女或兒孫應加強正視的。 老人照護政策應逐步落實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政府需要有相對的規劃及因應對策,乃至於法規的修訂,俾使政策、立法、服務合一,有效落實老人福祉。 政府以經濟安全、健康維護、生活照顧三大規劃面向為政策主軸,並就老人保護、心理及社會適應、社會參與分別推動相關措施。此外,為周全對老人的身心照顧,政府更積極建構我國長期照顧體系、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推動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提升老人福利機構安養護服務品質,及推展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巡迴服務,讓老人均能獲得在地且妥適的照顧服務。 老人年金 ‧ 健保制度 ‧ 照護人力 ‧ 療養處所等問題均應積極面對 政府雖已逐步積極規劃和落實老人福利政策及服務,但礙於法令、經費、人力及城鄉差距等問題,許多老人照護和福利仍無法順利落實,包括保險、退休年金、健保等制度仍不夠健全,老人相關照護人力的水準及員額仍不足,社區及地域性的老人照顧機構仍缺乏或不夠健全,而推動友善關懷老人服務及推展行動式老人文康休閒服務,也都在起步初始,仍有待加強和提升水平。 尤其許多政策和福利仍多針對中低收入和弱勢家庭老人,例如長照 10 年計劃等,對於未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這樣的老人政策和福利是絕對...

老人長照-樹葬,環保葬,植葬,花葬,灑葬,海葬,火葬,土葬

圖片
老人長照 - 樹葬 , 環保葬 , 植葬 , 花葬 , 灑葬 , 海葬 , 火葬 , 土葬 社區托老資源整合 在地安養安心照護 因應高齡化社會,老人問題不該只是政府或社會的責任,家庭、老人本身、家庭成員們亦不能推卸責任。只有國家、社會和家庭及個人都做好準備,才能安心無虞的適應高齡化社會,真正安居樂業。 在地安養:加強社區關懷照護功能 台北市長郝龍斌曾說過,「未來老人照護應以社區化為主,將優先利用社區活動中心作為日間照護的場地,並訓練社區民眾成為有證照的專業照護者,方便社區內中壯年人口照顧高齡父母。」 老人關懷應從社區做起,建立社區的關懷照護模式。例如:社區送餐、舉辦社區老人活動、老人日間照護、甚至托老所等,同時社區應建立志工或服務模式,發揮「在地安養」功能。 應逐步整合長期照護資源 目前老人的照護管理單位不一,像一般老人由社會局主管,失能老人由衛生局主管,與長期照顧有關的養護機構、安養機構 …… 等,又都屬社會局主管,而居家護理、長照中心則歸衛生局主管。若能結合衛生局、社會局、家庭、民間服物資源及社區,建構一個完整的社區照護網絡,則較能滿足老人需求。 老人關懷服務,建議於各地衛生所設立單一服務窗口,負責接案,並訓練護士或社工人員擔任第一線的服務人力,進行個案管理,評估個案的情況,擬定照護計畫,並定期予以評估,必要時做轉介服務。而若個案的情況無法居住在家,也可藉由網絡組織,引介至社區內的機構,如護理之家。 偏鄉應設長照中心提供醫療支援 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居民老齡化,失能長輩及家屬求助無門,老人家出門看醫生,來回就是一整天,建議政府統籌規劃,針對偏鄉地區建立長期照護網絡和據點,提供充足的醫療支援,以使偏遠地區的長者也能受到完善的照顧。 像高雄長庚醫院在甲仙開辦「大旗山地區長期照護服務」,醫護團隊逐戶訪視,將醫療送進旗美 9 個偏遠行政區;屏東縣三地門鄉、南投縣仁愛鄉、高雄縣六龜鄉及台東縣蘭嶼鄉 5 地,也開辦「獎勵偏遠地區(含山地離島)設置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據點」計畫,於山地設置長期照護服務據點,都能增進偏遠地區民眾長照服務。 加強老人居家生活安全 為讓老人過著安全無虞的生活,家有老人的家庭,應多注意居住空間的安全配合問題。例如:浴室防滑、有扶手、手把、座椅;廚房瓦斯有斷火及消防設施;臥室有警鈴及對講機等通話...

獨居老人-樹葬,環保葬,植葬,花葬,灑葬,海葬,火葬,土葬

圖片
獨居老人 - 樹葬 , 環保葬 , 植葬 , 花葬 , 灑葬 , 海葬 , 火葬 , 土葬 獨居老人照護問題面面觀 根據內政部老人狀況調查, 65 歲以上老人獨居即佔了 13.7% ,約 32 萬人,只有夫妻同住佔了 22.2% ,約 52 萬人,顯示 65 歲以上獨居老人就佔了 1/3 。越來越多的獨居老人,顯示政府和社會的老人政策及福利需有不同思維和不同的照護模式,才能達到適所適度。 落實在地老化建立完善社區照護系統 一個饅頭混一餐、有慢性病卻未按時服藥,行動不便無法上醫院,這是許多獨居老人的現況,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志願服務的團體,但這類團體幾乎都沒有一套志工的管理制度,所以組織較為鬆散。 欲讓獨居老人得到更妥善的照顧,應規劃並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照護體系,社區裡有專業的照顧員及完整的福利資源,其應做到:一、設立完整的社區志工製度;二、社區役人力資源社會化;三、老年退休金與社會救助;四、提供老人大學義務教育;五、成立中央及地方獨居老人改善網站,供人民通報獨居老人狀況,以便造冊、查訪及定期追蹤。 偏遠地區則建議建立關懷據點,獨居長者可以就近受到關懷和參與活動。行動不便無法參加活動的長者,據點志工則主動到府訪視和清潔整理,讓長者們都能全面性受到照顧。 加強居家安全獨居長者少危險 針對獨居老人安全,應給長者一個安全無虞的生活空間。例如:廚房及浴室是最危險的地方,可在浴廁及廚房地板上加設防滑改善,並協助更換老舊的照明管路及設備;再者,對於長期獨居,體型過胖或患有嚴重關節炎的獨居老人,房內各處應加裝扶箱或扶手,以降低行走時跌倒的危險性;房間及屋內應有緊急對講及消防設備,才能落實對長者的照顧。 加入志工行列給予獨老溫暖和關懷 過去常有新聞報導,有些獨居老人在家中過世卻無人發現,獨居老人期待的是有人給予他們溫暖和關懷,一句平常的問候,或一小段陪伴的時光,都能讓長輩感受到生命的尊嚴和存在的幸福感。 中華郵政公司推出送信兼送愛心的活動,除了激發郵局員工「郵人好種福、喜心多服務」之熱誠,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愛心,還鼓勵郵差利用投遞信件途中順道作關懷獨居老人的服務。 社會需要更多人投入關懷獨居老人,只要年滿十八歲、有著一顆熱忱服務的心,大家就能一起加入天使志工的行列,共同善盡社會責任。 照護要兼顧生理環境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