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風水-祖先牌位、公墓、祖墳撿骨(撿金)、風水墓地、塔位買賣

易經風水-祖先牌位、公墓、祖墳撿骨(撿金)、風水墓地、塔位買賣 玉山周報 │ 2011-01-06 作者 : 混元禪師 風水學是中國人的環境學,也是中國人的居住文化。《易經》講的是大自然的變化,而人為萬物之靈,有思考、有行動力,因此在萬物的演進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隨著時代進步,大自然中的許多現象被分析得更加透澈,因此在各種現象的歸類上也項目分明、各有專精。因而,我們終其一生要通盤了解大自然中所有的人事物變化,是一門浩大的學問工程。 對人類的生活來說,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大自然氣候變化的影響、洪水猛獸的侵襲是首要大事。先人從架木為巢、掘地為窖│這由《禮記禮運》中可看出:「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易繫辭傳》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先人經過不斷的觀測、記錄、試驗、累積經驗,依照當地的地形地勢,運用大自然現有的條件加以改造,終於為後代子孫尋找出一個令身心安住的理想生活空間。 而這樣的一種學問,當然也是在「易」之中,也就是中國人居住空間的獨特理念│風水學。 地形影響性格 風水學是中國人的環境學,也是中國人的居住文化。風水學中理想的建地應該是祖山綿延而來,背山面水,左右各有青龍白虎守護,明堂寬廣,遠處有案山、朝山,水從前方九曲來朝或過案。尤宜坐北朝南,北方的山可阻擋冬天的寒風;明堂寬廣,可得大面積的日曬。春夏之際,東南季風吹拂,減少暑氣,適宜作物生長。有山,提供山林生態中的萬物及優質的空氣品質;有水,生活所須、種植灌溉而養萬物。此生命三要素中的「陽光、空氣、水」具備,是中國先人最理想的居住環境選擇。 中國人選地的標準有古文為證:「陽宅須教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發,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三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古人又針對地形影響居民性格提出看法:「敦厚之地,人多福壽。秀穎之地,人多清秀。 卑濕之地,人多重濁。高亢之地,人多率直。 散漫之地,人多遊蕩。險仄之地,人多殺傷。 頑梗之地,人多執拗。平夷之地,人多忠信。」「水流急而山陡處,民多貧困。有山無水,民悍而窮。有水無山,民富而淫佚。水散民散,水聚民集。水深民富,水淺民困。山高民強,山深民傲,山秀民聰,山險民戾。」在台灣,我們常說:「入庄頭,看山形。」也就是將古人所留下的經驗作一種印證。 風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