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塔位,東海七福,大度山,五湖園,寶覺寺,金陵山,大乘

海葬 - 塔位 , 東海七福 , 大度山 , 五湖園 , 寶覺寺 , 金陵山 , 大乘 近幾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加上台灣地狹人稠,政府大力宣導環保自然葬,不管是樹葬或海葬,民眾也逐漸接受並形成觀念。但是,很多民眾雖然認同海葬的環保精神和意義,卻也對海葬的骨灰處理方式和後續的追思和祭掃處理感到質疑和不安,除憂慮不符合傳統入土為安的葬祭做法,也擔心清明和年節的祭掃及追思是否妥適。 台灣海葬的需求和葬法 台灣四面臨海,海葬的方式最佔環境優勢和便利性,民間海葬也一直都有需求。官方目前每年由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共同聯合舉辦海葬,民眾參加人數逐年增加;許多民眾為免骨灰暫放問題,很多民眾都直接透過殯葬業者,代為規劃及安排海葬。 依照現行《殯葬管理條例》規定,辦理海葬,須雇請可以載客的船隻,於離岸一段距離後進行骨灰拋灑,並應注意海象、氣候、救生安全以及合法拋灑之水域範圍,最重要的是要依法申請核准後才能出海海葬。 海葬的骨灰處理,依規定遺體應先火化,火化後之骨灰應再經處理,磨細後才能進行骨灰拋灑。骨灰得直接拋灑,亦得裝入容器後拋灑,但若裝入容器者,其容器材質須易腐化且不含毒性成分。一般常見之容器有:紙袋、紙盒、紙罐或玉米澱粉塑膠容器( PLA ,俗稱玉米罐)等。 至於申請手續,只要備具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相關證件,即可向有辦理海葬的市縣主管機關申請,沒有資格或死亡年限之限制。海葬必須先向有劃定海葬海域之市縣政府(現有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申請,核准後始得搭船出海進行海葬,並於一定海域實施骨灰拋灑,其所用船舶應以航政主管機關核准註冊登記之客船為限。 以北北桃聯合海葬來說,流程十分簡單隆重且全程免費。其流程為:( 1 )岸邊告別式:含主辦單位致詞、緬懷亡者紀念儀式。( 2 )啟航:家屬抱持骨灰上船。( 3 )抵達外海地點:途中播放紀念亡者音樂。( 4 )家屬將骨灰裝入可分解、無毒性之容器或棉紙拋入海中。( 5 )家屬拋灑鮮花瓣。( 6 )默禱及祝福。( 7 )返航:途中播放音樂。( 8 )上岸感謝家屬辛勞。( 9 )葬禮圓滿結束。 至於一般民間自行委託殯葬業者進行海葬,則端視找尋船隻大小、參與海葬人數、海葬流程規劃、是否有宗教儀節安排等,價格費用不一。一般多在二萬元至五萬元間不等。 一般人對海葬的質疑和問題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