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台中塔位,神主牌位,台中納骨塔,靈骨塔,墓園

地藏王菩薩 - 台中塔位 , 神主牌位 , 台中納骨塔 , 靈骨塔 , 墓園 梵名乞叉底蘗沙「 Ksitigarbha 」。「地」具有如同大地般安忍不動之意,而「藏」就代表深靜密慮之意,所以「地藏」就是代表具有如大地般廣大悲心的菩薩。 當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宮說法時,曾付囑地藏菩薩,要在釋迦牟尼佛入滅後與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世界,留住世間,教化六道眾生。以是之故,菩薩常現身天上、人間及地獄等處,救度眾生,自誓必定度盡六道眾生,方乃成佛,誠如《地藏經》所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像極具特色。一般菩薩之造形多為頭戴寶冠、瓔珞裝飾、身披天衣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為光頭圓頂或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手持錫杖的出家相。由於地藏菩薩發願在無佛的五濁惡世中,應化現身以濟度眾生,為了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是以顯現出家之僧相。 「大願地藏王菩薩」之名的由來 地藏菩薩所以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是因為從久遠以至今日,其悲心大願就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反應了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 菩薩在過去生,就曾發此弘願。無量劫以前,有一佛土,其佛號「一切智成就佛」。一切智成就佛在未出家以前,是一個小國的國王,地藏菩薩則是其鄰國的小國王。二王相交甚篤,一齊學佛,同以十善,利益子民。然而附近其他國家的人民,心性倔強,多造惡業,不修善法。看到如此的景象,其中一王即發大願:「願我早成佛道,普度群生。」另一國王則發願:「若不先度盡罪苦眾生,令得安樂以至菩提,自己絕對不先證佛果。」 不久,發願早成佛道的國王出了家,精進修行,速證佛果,號一切智成就如來。而發願度盡眾生方成佛道的國王,直到今日,仍是難行能行,本其初衷,不辭艱辛地度化難調難伏的眾生,他就是大願地藏王菩薩。 悅地利女、光目女救母 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記載,久遠以前,在覺華定自在如來的年代,地藏菩薩曾為婆羅門女。她的母親名叫悅地利,不但不信因果,還修習邪門外道,顛倒是非,並造殺生業,所以死了之後立刻墮到地獄受大苦難。 婆羅門女子非常孝順,不忍心見到母親在地獄受苦,於是變賣了所有的家宅財產,買了許多香燭花果,到各佛寺去布施供養。因為她至誠恭敬,一心稱念佛號,她的母親承孝女布...